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篮球 > NBA

打NCAA,哪有那么简单

2025-11-06 22:00:53
来源:直播吧

在俄勒冈的前两场热身赛打完后(hou),我(wo)发了一条微博:

结果昨天的正(zheng)赛第(di)一(yi)场打(da)完,林(lin)葳(wei)的(de)表现可以说是验证了我的看法(fa)——他在这(zhe)支球队的未来或许并没有第一场比赛的(de)集锦里(li)看上去那么(me)顺利。

一:战术和契(qi)合度

根据(ju)这三场录像和俄勒冈上赛季的比赛录像,我们(men)可(ke)以(yi)看出来(lai),俄勒冈(gang)的战术体系其(qi)实是相对比较老派的——阵地战给低(di)位(wei)的比例非常高,会更(geng)多从侧翼和底(di)角发起进攻,而且有大量围绕低位中锋的(de)战术。

底线打球后传统1-4拉开

转换中找低位(wei)核心

打犹他(ta),大量的低位战(zhan)术(shu)

非常喜欢从侧翼和偏底线的位置发起(qi)进攻,弧顶上线(xian)只做中转,没有(you)很多挡拆

乍一看,这么打好像不够“现代”,甚至有一种杰里-斯隆还在爵士时期的古早味,不(bu)太符(fu)合(he)大家对于(yu)NCAA“先进篮球”的预(yu)期。

我之前的(de)文(wen)章提到过,俄勒冈有大量的大四大五生,核(he)心(xin)是中锋,教练也是(shi)个老派教练,所以打法循规蹈矩一(yi)点很正常(chang)

那么这样的一支球队,会留出足够空(kong)间给一个习(xi)惯了CBA准小外援待遇(yu)打法的后(hou)卫肆意开火吗?

答案可能比较暧昧。

我觉得(de),阿尔特曼教练这三场比赛对林葳的(de)进攻选择实(shi)际上是一个比较听之任之的态度。

这可(ke)能有两(liang)方面原因,一个是暂时伤停的球队核心后(hou)卫谢尔斯(si)塔球风也是投射为主(我觉得(de)他风(feng)格特别像(xiang)沃特斯(si)),林葳摆上来做一个替代品可(ke)以不用太动(dong)球队的核心战术框架,顺便检验一下林葳(wei)的实际战斗力。

另一个(ge)就是如阿尔特曼所说,他“不想削弱林葳的侵略性”——虽然他一开(kai)始就毫不客气的指出林(lin)葳进(jin)攻选择太激进,没有找到(dao)进攻和组(zu)织的(de)平衡点(dian)

这大(da)概是一种很普遍的教练艺术,正所谓人教人百(bai)言无用,事教(jiao)人一遍入心,虽然老教(jiao)练可能觉得以林葳的目前(qian)的水平在这最合(he)适扮演的(de)是更偏向纯控卫的角色(尤其是好好用突破能力给内线(xian)分球),但他还是(shi)要先让林葳自己感受一(yi)下,等林葳用自己的方式先试试,然后再因材(cai)施教。

下面这(zhe)些可(ke)能才(cai)是阿尔特(te)曼希(xi)望林葳做(zuo),而他也能做到的事

而从(cong)场上效果看,结果(guo)显而易见(jian),林葳在比赛中打了大量的弧顶上线进攻(其实做了(le)很多动图(tu),不过感觉没(mei)必要贴(tie)上来了,数(shu)据(ju)已经够惨烈),效率显然根本达不到顶替谢尔(er)蒂(di)塔的(de)作用。

那么接下来的答案就呼之欲(yu)出了:

在俄勒(lei)冈(尤其是在核(he)心谢尔蒂塔回来之后),林(lin)葳必(bi)须补(bu)上他在CBA没机会补的(de)那门(men)课:如何尽量多的用除了跳投(tou)以外的方法帮助(zhu)球队。

其实热身赛几次突破对抗后的终(zhong)结反而效果不(bu)错,结合上面提到的向内传球,未来可以(yi)多试试

二:防守和高水平比赛下的细节

之前我在写同曦和林葳整(zheng)体防守(shou)时提(ti)到,由于同(tong)曦整体防守太差,所以有时候看不(bu)太(tai)清林(lin)葳的防守具体怎么样,除了经过检验的一对一,他在整体防守中(zhong)的表现(xian)和判断都不太清晰。

而随着最近几场(chang)比赛,林葳的防守(shou)能力整体(ti)算展现出(chu)清晰轮廓了,我觉得(de)给(gei)个70分(fen)左右是可以的。

首先,第一场(chang)单防效果很好,对面犹他大学的的泰伦斯-布朗(没有高中排名,三星是作(zuo)为转校生的(de)排名(ming)),林葳(wei)一对一很好的限制住了对手(shou),可以说从从(cong)容容游刃(ren)有余。

不过等到第二场(chang)面(mian)对(dui)真正全美排名118的四星高中生埃布卡-奥克里(li),林葳的(de)防守(shou)表现就明显下(xia)滑了,多少有点匆匆(cong)忙忙连滚带爬。

其实这很正常,对手变强了,防(fang)守(shou)效果打(da)折扣很合理,而且单防过程中(zhong)更多(duo)是能力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,这些都还有(you)提升空间(jian)。

不过(guo)我注意到的一点(dian)是,林葳在NCAA挤掩护的问题很明显,而且应该(gai)是教练(lian)反(fan)复强调过还出问题的那种——第一场比赛他两次中途被换下都是因(yin)为上一回(hui)合挤掩护时伸手+推(tui)人的无谓犯规(gui)。

之前我强调过,俄勒冈的教练很老(lao)派,提过的问(wen)题你一(yi)而(er)再再而三的出错,那肯(ken)定是要掉印象(xiang)分的。

然(ran)后就是老生常谈的防守判断问(wen)题(ti)。

公正(zheng)的说,林葳现在的防守判断比在同曦观感好不(bu)少(当然这可能大部分(fen)是(shi)因为(wei)俄勒冈的防守比(bi)同曦好,所以没有(you)很多看上去很荒唐的失误)

但比赛看下来,还是有一些比较糟糕的防守判断+基本功问题(ti)。

先看基本功:下面这(zhe)个莫名其妙的(de)原地背转身,非常有人机感,感觉像是用手柄操作的:

实际(ji)上这是对对方挡拆(chai)的位(wei)置(zhi)判断(duan)出了问题

再看下面这个球,你就知道林葳上面为什么背转身了。

其实是(shi)掩护(hu)处理的预动作,这次预判就对了

简(jian)而言之,挡拆判断,和(he)无球走位,林(lin)葳现在还是容易(yi)出问题:

一开始的(de)选位判断就有问题,漏(lou)另一(yi)侧漏(lou)的太大了,被人直接一杆(gan)捅穿

经典无球被穿身后

需(xu)要指出的事,林葳的防守第二反应慢真(zhen)的是老问题了,专(zhuan)注度只管第一波(bo),第二波经常就(jiu)慢一拍。

自己防的人已经完成突破分球绕出(chu)去八丈远了,还在(zai)三秒区OB

同样的情况,对位(wei)人早就跑(pao)了(le),林葳还没反(fan)应过来(lai)

斯坦福打到下半场,甚至开始针对林葳的这(zhe)个问题专门出题:

底线反(fan)跑换位到(dao)弧顶,再挡拆(chai)换人,直接出大空位——感觉换到最后一轮(lun)林葳CPU已经冒烟了

然后是经典的防守判断问(wen)题:

一开始换位就错了(le),和队友同时冲上线漏了(le)底线,导致中锋失去合适护筐位置被(bei)得分

说实话,都是老(lao)问题,不新鲜,当然了,指望(wang)一个人(ren)一场比赛完全不犯错不可能,实际上我个人(ren)觉得林葳在俄勒冈做的其实比在同曦好(hao)了,只是还需(xu)要更好(远没达(da)到一些网友吹嘘的所(suo)谓防死对方,变身高诗岩的程度)

三:队内对手+总结

第一场热身赛看完我是比较紧张的,因为场上(shang)有太(tai)多林葳作为控卫在过半场前要球,但(dan)队友给的很慢(man)甚至压(ya)根不给的情况——要知(zhi)道林葳是现(xian)在教练钦(qin)点的首发PG,这个观感确实有点差。

不过后面两场看完之后,这个情况大为改观,我感觉(jue)可能是教练强(qiang)调了(le)这(zhe)一点,队友(you)也渐渐开始熟悉林葳的角色,哪(na)怕投的不准(zhun),在大空位队友也开始给球

最开始第一场,大空位不给

正赛第一(yi)场,最(zui)后读秒时还是给了,哪怕(pa)6中0

所以总体来说,我认(ren)为俄勒冈的队内环境是(shi)公平的,你(ni)的(de)一切内容都要靠自己打出来,如果队友以后给(gei)球给的不利索,网友(you)最好不想先往其他地方带节奏。

谈(tan)一下竞争对手:

相(xiang)信很多人已经(jing)注意到了(le)打夏(xia)威(wei)夷大学(xue)命中绝杀的(de)5号TK辛普金斯,这个哥们是转校生,上赛季在(zai)埃隆大学最后六七场表现非常抢(qiang)眼,高中时没有排名,但作为转校生有四星。

从过往表现来看,TK显然是一个偏重进攻的(de)后场,我看完热身赛和正赛感觉他(ta)未(wei)来的轮换顺序估计会在林葳之上,是主要(yao)竞争对手。而(er)且他的纵(zong)向持球(qiu)杀伤包括从侧翼突破的能(neng)力(他身高官方报6-3到6-5之间(jian),我感觉比林葳(wei)稍微高一点),应该更符合教练的要求(qiu)。

那在这种情况下,林葳转PG的可(ke)能性估计会更大,也会更迫(po)切。

但林葳是想接受改变还是想等自己手感回来,还是(shi)要看自己想法

除了TK之外,另一个后卫是德鲁-卡特,他(ta)其实是纯二号(hao)位,高中的时候预测三星(采访的时候很多人会提到他(ta),对他有期望和滤镜),但进(jin)大学以后打得不好,已经大四了(le)——我觉得他的机会(hui)可能不大(打夏(xia)威夷出场时间(jian)比林葳更多,但(dan)数据(ju)一样都(dou)是0)

最后说一下投篮手型的看法:

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,但林葳投篮手(shou)型(xing)相(xiang)比今年季(ji)后(hou)赛期间变化还是很明显的:以前手举得离身体比较远(yuan),现在离头(tou)和(he)身体近一些,出手(shou)比以前更快,但显然还(hai)不(bu)稳定。

对于(yu)改手型我本身(shen)不置可否,中国球员改(gai)动作最(zui)出名(ming)的例子就是张镇麟(lin),效果明(ming)显不(bu)好,但出于对自己身(shen)体负责的角度看,如果(guo)改投篮动作是(shi)符合(he)长期主义收益的话,做一些(xie)调整也未尝不可——只不过人生机会就那么几(ji)个,是不是需要先站住(zhu)脚再做改变,就要看个人(ren)选择了。

至于未来,我对林葳的期望没有变,第(di)一年场均15-20分钟,得6-8分2个左右助攻大概就可以给70分。

赛季还长,把握机会吧(ba)。

欢迎大家来我们的(de)百度公众(zhong)号“后体工队长(zhang)”看(kan)看,有更(geng)多NBA、CBA相关考古、评论和人(ren)物内容>>

最新资讯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荐(jian)
KQsf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