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篮球 > NBA

WNBA入场(chang)费涨到18亿,资本还是挤(ji)破头

2025-07-13 22:06:57
来源:直播吧(ba)

美国(guo)女子职业篮球联赛(WNBA)的狂飙仍(reng)在继续。

7月1日,WNBA一口气官(guan)宣了三(san)支扩军队(dui)伍,分别(bie)落地克利(li)夫(fu)兰(lan)(2028年)、底特律(2029年)和费(fei)城(2030年)。连宣三支队还不够,这次扩军的「门票」价格——单支球队(dui)2.5亿美元,大幅刷新了职业女子体育的纪录。

一年前,美国(guo)女子足球联赛(NWSL)引入丹佛新军时,席位费为1.1亿美元(yuan),单看(kan)WNBA,席位费则在短短两(liang)年里飙升了五倍(bei)之多:2023年,金州勇士老板乔·拉科布和彼得·古柏斥资5000万美(mei)元创立(li)了金州女武神;而(er)将于2026年加盟的多伦多和波特(te)兰两支新军,扩军费(fei)用分别为5000万和7500万美元。

图源:WNBA官网

这轮官宣(xuan)过后,也意味着(zhe)WNBA将在2030年(nian)扩军至18支球队,如果(guo)从上次宣布扩军的2023年算起,WNBA将完成「7年6扩」的(de)壮举。一项女子体育赛事的商业化狂飙(biao),正在被具(ju)象化。

本次(ci)扩(kuo)军新增的三支球队,背后(hou)都站(zhan)着熟悉的资本力量(liang)——NBA球队老板。

克利夫兰(lan)的球队(dui)由骑士队老板丹·吉尔伯(bo)特(te)持有,球队将(jiang)落户骑士队(dui)的主场速贷球(qiu)馆。值得一提(ti)的(de)是,克利夫兰曾在1997年-2003年间拥有一支WNBA球队——克利夫兰摇滚(gun)者,如今是一次复归。

WNBA的8支初创球队 图源(yuan):美联社

另一个「复归」的城市是底特律。作为WNBA的初创球队之一,底特律震动曾拿下过三座总冠军,也(ye)是联盟上座率最高的球队之一(yi)。但由于发展陷入停滞,在2010年迁(qian)至塔尔萨,后成为如今的达拉斯飞(fei)翼。

本次回归,意味着在(zai)15年(nian)的(de)空窗期之后,底特律再次拥有了WNBA球队。新球队将由活塞队(dui)老板汤姆·戈尔斯主(zhu)导运营,投资者包括格兰特·希尔、克里斯(si)·韦伯等前NBA球星。据悉,回归后的底特律队主(zhu)场将设在活塞主场小凯(kai)撒(sa)球馆,也会新建训练中心和设施,与活塞看(kan)齐。

最晚落地的费城队,将由(you)76人和NHL费城飞人队的母公司Harris Blitzer Sports & Entertainment(HBSE)控股,康(kang)卡斯特为少数股东。球队未(wei)来主场将(jiang)是一个尚未完工的新球(qiu)馆,预(yu)计2031年落成。由(you)于球(qiu)队需要在2030赛季(ji)参赛,第一年会与(yu)76人共用主场。

WNBA球(qiu)队史(shi) 图源:Sportico

除了此次新(xin)官宣的三队(dui),WNBA此前的(de)扩军也都绑定了NBA资本:本赛季的新军金州女(nv)武神由勇士队老板持有;2026年加盟(meng)的多伦(lun)多队由猛龙队老板拉里·塔能鲍姆持股;波特兰队则(ze)由NBA国王队的有(you)限合伙人Lisa和Alex Bhathal掌(zhang)控。

与NBA球队强绑定,也是目前WNBA更加青睐的(de)扩张模式。依靠NBA的母体(ti),几乎每支扩军球队都能获得原有NBA队伍在场馆、资源、票务等层面的「协(xie)同」,这也是WNBA选择扩军(jun)城市的(de)评判标准(zhun)之一。印第安纳狂热队主教练(lian)斯蒂芬妮·怀特就表示,这是一个优势(shi):

「我认为这是件好事,拥有现成的球迷基础、可以共(gong)担一些成本(ben)……再加上我们正(zheng)在填满NBA的球馆。我们(men)现在的发展速度,已经超过了一些(xie)较小、独立球馆的承载能力,而能够在这些NBA球馆中比赛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。」

WNBA球队(dui)2024年上座率 图源:Reddit

值得一提的是,WNBA联盟的股份构成为NBA持股42%、现有WNBA球队持股42%,其余16%由2022年战略融资的(de)资(zi)方持有。NBA的资(zi)本支持、协同机制,让WNBA有了向更多(duo)城市扩张的底气。参与本轮扩军的投标城市,超(chao)过了十(shi)家。

但真正支撑这种(zhong)扩张的,远不止NBA老(lao)板们的(de)资本(ben),更是女子体育、WNBA迅速上升的商业价值。

从2013-2023十年间,WNBA的球队数量一直(zhi)维持在12支。但在过去(qu)几年,联盟在明显提速。

如上文所(suo)说,本轮扩军之所以引起(qi)关注,除了球队多、密度大之外,还有(you)一个非常直观的数字:2.5亿(yi)美(mei)元的席位费。短短三年,WNBA扩军费用从5000万飙升至2.5亿,涨了整整5倍。这样的变化背后,当(dang)联盟(meng)商(shang)业潜力的具(ju)象化体现。

近两年,WNBA的(de)商业估值全面上涨。据《Sportico》最(zui)新发布的榜单显示,2025年(nian)WNBA球队平均估值达1.3亿美元,较去(qu)年(nian)上涨180%。其中金州女(nv)武神高达5亿美元,一跃成为女(nv)子体育史上最值钱的(de)俱(ju)乐部。

据悉(xi),女武神在2025年的(de)营收预(yu)计将超过7000万美元。一个刚加入联盟的(de)新军就能有如此(ci)体量的收入,不仅是(shi)湾区经济能力的体现,也(ye)说明WNBA的盘子足够之大。

图(tu)源:Sportico

其次,联盟的观众(zhong)基础和媒体影(ying)响力一跃千里。2024年(nian),WNBA签下了一份11年、22亿(yi)美元的转(zhuan)播合同。到(dao)了今年(nian),WNBA收(shou)视率和上座率持续高涨,2025赛季开幕周创下(xia)新(xin)高:ESPN平(ping)均(jun)观众达270万,峰值310万,较去年增长115%;与去年同期相比,ESPN整体收(shou)视上涨了约14%。

而(er)凯特琳·克拉克的横空出世,像一(yi)针催化剂,对WNBA带来类似「乔丹之于NBA」的变化。据《洛杉矶时报》计算,WNBA上赛(sai)季赛季整体经济(ji)活动的26.5%,都来(lai)源于(yu)克拉克的强大号(hao)召力。WNBA每售出的(de)6张球票中,就有1张是(shi)因她(ta)而售。两个(ge)月前氪体曾报道,克拉克所在的(de)印(yin)第安(an)狂热队赞助(zhu)商数量为73,领跑全联盟,如今这个数字已经(jing)涨到了85家。

图源:athlonsports

在资源(yuan)、流量和金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(du)砸来之时,WNBA的快速(su)扩军自然也就顺理成章。正如(ru)球员(yuan)工(gong)在声明中所(suo)说:这次扩军,证明了WNBA是(shi)一个正在蓬勃发(fa)展的联盟,也是一个值(zhi)得投(tou)资(zi)的(de)标的。

对于一项联赛来说,扩(kuo)军是牵一发而动全(quan)身的(de)变化。

WNBA本轮扩军(jun),有一个明(ming)显的特征,就是为新球队预留出了很长的时间。克利夫兰、底特律和费城的三支新军,分别将(jiang)在2028、2029和2030年(nian)加入,意味着(zhe)从官宣到真正登场(chang),每支(zhi)队伍都有至少3至5年(nian)的筹备窗口。

那(na)么,从宣布(bu)扩军到(dao)落地,为什么要提前这么多年?

首先(xian),给资(zi)本和运营团队预留时间。组建一支新球(qiu)队,不止是签球员、选教(jiao)练这么简单,场内外的商业开(kai)发、硬件设施(shi)搭建和宣(xuan)发、都是一项系统工程,且(qie)都需要(yao)较长的时间来策划、落地和(he)实施。

其次也是最重(zhong)要的(de),为WNBA本身留出缓冲空间。整体来说(shuo),联盟每增加一(yi)支球队,就(jiu)意味着更多比赛(sai)。由于女武(wu)神队的加入,2025年WNBA的比赛就从40场变为44场。更长、更复杂(za)的赛程,也意味着更(geng)高的运营成本(ben)。

目前,由于现存的工资帽结构和运营成本规划,WNBA每支球队常规注册仅11-12人。因此在「伤病潮(chao)」来临时,常常(chang)需要靠短合同球员(yuan)救急。此前就有声音(yin)指出,与其(qi)扩军至18支队伍,不如先(xian)把每支(zhi)队伍的注册人数增(zeng)加至14人(ren),提升俱(ju)乐部整(zheng)体的「留人」能(neng)力和发展(zhan)深度。

转会至达拉斯飞翼后,李月汝首(shou)次拿下两双 图源:达拉斯飞翼社媒

此外,扩军的确为(wei)更多城市、球员(yuan)提供了机会,但也可能稀释联赛现(xian)有的竞(jing)争质量。表面来看,从12到(dao)18是一个可控的数字,但(dan)女子篮(lan)球整体的人才储备和竞技深度,是(shi)否能支撑起一个更庞大(da)的(de)联(lian)赛?仍需打个问号。

但更紧(jin)迫(po)的问题在于,在薪资空间未明显增长(zhang)的前提下,如果球队数量(liang)大幅提(ti)升,而球员待遇和(he)保(bao)障机制仍(reng)停留在过去(qu)的标准,反而可(ke)能加剧WNBA现有的(de)结构性(xing)矛盾:联盟的(de)商业在增长(zhang)、但球员还是赚不到钱。这也正是WNBA球员工会在声明中强调(diao)的关键立(li)场:「联(lian)盟在成长(zhang),必须签下一份让球员能真正共(gong)享这份成功的劳资(zi)协议(yi)。」

当下,正是联盟和球员工会正在就新一轮CBA(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,集体劳资协议)磋商的关键阶段(duan)。新转播合同将于2026赛季生效,如果谈判(pan)顺利,这也是新CBA生效的时间。转播合同+快速扩(kuo)军的重合,进一步强化(hua)了(le)球员工会和联盟之间的博弈。

球员们希(xi)望(wang)借由扩军、估值增长和媒体热度(du)的窗口期,争取到(dao)更(geng)高薪资(zi)、更长合同、更优(you)保障;联盟(meng)则是(shi)想能压价就压价,控(kong)制成本。据《FOS》报道,联盟给出的第一份报价已经被拒绝,球员工会甚(shen)至表示「像是被联(lian)盟(meng)扇了一巴掌」,双方的分歧(qi)依(yi)然明显。

WNBA现任总裁凯茜·恩格尔伯特

某种(zhong)意义上,WNBA正处于历史上最关键的发展阶段:社会(hui)对女子体育的认同不断提升,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球星带动关注,资(zi)本对于女子体育市场的(de)押注,让WNBA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上升周期。

但能否真正抓住这种历史(shi)机遇(yu)、完成(cheng)质的飞跃,最终还要看联盟是否能力建立(li)起更成熟的生态。

要知道,WNBA上一次的(de)快(kuai)速扩张,最终换(huan)来的(de)是一轮清退。1997年创立后,联盟在1998-2000年里(li)中从8队膨胀至16队(dui),但也在2002-2009年(nian)里快速收缩至12队。

如(ru)今,尽管女子体育的(de)市场环境已不可(ke)同日而(er)语,但WNBA「7年6扩」带(dai)来的挑战依(yi)旧(jiu)存在,甚(shen)至更为复杂。因此,扩军是WNBA商(shang)业价值的具象化体现,但能否构建(jian)起为(wei)球(qiu)员兜底、共同富裕的的职业生态,才是WNBA在(zai)这个周期里最(zui)重要的命题(ti)。

最新资讯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(tui)荐
hEIb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