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(qian)位置: 首页 > 足(zu)球 > 中超

从(cong)上海到横滨:为了孩子的足(zu)球梦,我打破体面的(de)中产生活

2025-07-23 15:40:08
来源:百度
转(zhuan)载自(zi)三联生活周刊

去年(nian),为了(le)11岁儿(er)子能够更好的追逐足球梦,43岁的老石舍弃在上海(hai)体面安定的生活,带着一家人移居日本横滨。如今(jin),一家人奔波于高强度的训(xun)练(lian)和比赛,也日益看(kan)清日本足(zu)球庞大的基层体系(xi)和竞争激烈、但路径丰富(fu)的(de)选(xuan)拔机制。老石说,据他所知,现在带着孩子赴西班牙踢球的中国(guo)家庭可(ke)能有两三百个,来日本踢球的大概二三十个。这些家长聚(ju)在(zai)一起聊球时(shi)常常会憧憬着2034年的世界杯。他们期望,自己(ji)这(zhe)样家庭能够趟(tang)出一条路来,那(na)时候(hou)的(de)中国足球肯定会比今天更好。

记(ji)者|吴丽玮

口述(shu)|老石

作者|曾好好

编辑(ji) | 徐菁菁

从上海到横(heng)滨

周六的闹钟定在早上5点,我叫儿子起床、吃早饭、换好球服(fu)球鞋出(chu)门。

日本的天,亮(liang)得早(zao)、黑得也早(zao)。跟(gen)上海不同,这儿,早晨的街道(dao)空无一(yi)人,不(bu)见任何早点铺、早餐小摊。我们(men)如果不在家(jia)吃早饭,就去便利店买饭团面包。

我叫老石,43岁,儿(er)子David11岁。这天,我俩要去(qu)筑波参加足球比赛(sai)。从横滨(bin)到筑波(bo),三小时电车,六点(dian)出发,九(jiu)点到。儿子所在U11球队将对战东京及周边(bian)的八支球队。这样的比赛每周末都有,乃至于(yu)我们(men)一家三口,2024年9月从上海搬到(dao)横滨到现在,几乎没有出门玩过。

在(zai)这个岁数(shu)离开家乡来到异(yi)国的人不少,各有各的打(da)算,但跟大部分移民家庭不同,踢球是我们来日本的重(zhong)要原因之(zhi)一。

球场上踢球的孩(hai)子(作者供图)

David三岁开始接触各种运(yun)动,网球、篮球(qiu)、游泳、足球,最喜(xi)爱的还是足球。教练跟(gen)我说,这孩子挺适(shi)合踢球的,可以好好学一学。6岁开始,他进入上海西班牙人足球队开(kai)始专业训练。

David对足球的(de)爱(ai)和天赋对我来说是一种(zhong)幸运。1994年是中国职(zhi)业化足球的起点(dian)。那年暑假,我到表哥家,他带着我看甲A。自那以后,我追(zhui)亚洲杯、欧洲杯、世界杯,深夜看球、场场不落。足球,瞬息万变,是狩猎、是战役、是狂欢。它让人类的极致情感在短时间释放。看球员的励(li)志(zhi)故事,也寄托了我们普通人平凡生活中(zhong)的英(ying)雄梦(meng)想。

为了(le)更专业地陪伴他,保护他,我考了足球教练证,在小学生足球比赛中担任足球讲解员。每(mei)次儿子踢球(qiu),我都会全程录(lu)像,一开始用手机、但角度太低,于是(shi)改用6米的三脚架配自动拍摄设备。再后来,我(wo)买了一(yi)个无(wu)人(ren)机,每(mei)次(ci)比赛悬停空中半小(xiao)时,多角度记录。比赛回来,我(wo)就把视频剪辑梳理出来,跟David一起看视(shi)频复盘分析。

9岁那(na)年(nian),David参加了中国民间青训团体“中国足球小将”的选拔。300多个(ge)孩子中选了20多人,David是其中(zhong)之一。这些孩子由董路老师(shi)带领集训,并开始征(zheng)战欧洲日本。

受访(fang)者(zhe)供图

2023年,“中国足球小将”来到大阪与日本小学生球队比赛。中国孩(hai)子赢得了比赛(sai),但(dan)是(shi)日本孩子对足球(qiu)的专注投入度让我印象很深,中国孩子身体(ti)高大、但精瘦(shou)的(de)日本孩子们平均的体能超乎想象(xiang)。

在上海,教练除了训(xun)练,有时(shi)还要花一定时间(jian)维护秩序,但是(shi)在这里,每个孩子踏上球场就进入状态。九、十岁(sui)的孩子,早上(shang)一到球场,不需(xu)要教练说什(shen)么,自己就开始热身(shen)、颠球、跑(pao)圈。日(ri)本孩子没有(you)休息的时候,场(chang)上的在奋(fen)力比赛(sai),候(hou)场(chang)的围着球场跑圈,每周高强度比赛是家常便饭,比赛中攻防转(zhuan)换自如,反应敏捷。

此前,我和David已经开始学习西班牙语。不(bu)少中国家庭为了孩子(zi)踢球去了西班(ban)牙,我们也考虑走同一条路。这多多少少都算是无奈之举。在中国,爱踢(ti)球的孩子(zi)有“12岁退役”之说(shuo)。12岁后,因为升学(xue)压力等种种原(yuan)因,踢球人(ren)数(shu)骤减、球队很少有比赛,更不要说高质量比赛。没有比赛(sai)拉练,再多的练(lian)习也只是纸上谈兵,培养不出真正有战斗力的球员。

从大阪回来后,我想,西班牙的(de)长期签证不难办,但是过去以后要求很多,家长甚至不能工作(zuo)。反观日本,离中国近,足球土壤丰厚,我即便不会日语,凭借计算机(ji)专业找一个(ge)IT程序员的工作也不难(nan)。

网(wang)上(shang)的信(xin)息(xi)海(hai)量毫无头(tou)绪,我想(xiang)到在球场认识的一个日本朋(peng)友佐藤。他住上海多年说一口(kou)好中文,在中国的足球圈很活跃,也是一个足球博主,对(dui)日本青训的情况非(fei)常了解。我联系到他,希望他可以帮我们参谋,看(kan)看我们一家是否真的适合去日本踢球(qiu)。

佐藤先生非常细致靠谱,他(ta)了解(jie)了David的特点和水(shui)平,甚至给我做了一个PPT细心讲解,还(hai)给我(wo)们拟定了试训计划。选球队有点像高考报(bao)志愿——分数还可(ke)以,但(dan)上清华北大还不够,那就得结(jie)合自己的(de)情况有策略地选择(ze)。如果勉强进了强队(dui),一直坐冷板凳没有出场时间,那肯定不行;如果球队太弱,对战的对手也弱,锻(duan)炼价(jia)值也有限。最后,佐藤先生帮我们选(xuan)出了三支球(qiu)队,并帮我们联系试训。

球场上训(xun)练的孩子们(作者供图)

我(wo)们飞到日本,经过一周试训,最终(zhong)选(xuan)定了(le)T FC这支(zhi)球队。T FC是一支新球队,虽(sui)然成立只有七八年,但是在短(duan)短时(shi)间从小学生四级(ji)联赛打进(jin)一级级联赛,曾在神奈川县大会中获得冠军。

就这样,2024年9月,我拿到工作签证(zheng),我们一家(jia)漂洋过海,搬到了日本神奈(nai)川县。

常常有(you)国内(nei)的朋友问我(wo)搬去日(ri)本适应(ying)吗(ma)?我告诉他们,出(chu)国的苦只有真的出(chu)了国才知(zhi)道。适应肯定是不适应的,而且这种不适应无时无刻不(bu)在发生。最(zui)大的问题还是语言,在40多岁(sui)开始学一(yi)门(men)新语言难度非常(chang)大,看很多遍也记不住(zhu)。语言的不适应让自我变得(de)憋屈、难受。很多(duo)在国内(nei)看起来(lai)微不足道(dao)的小事,但是到了这里感觉像一座大山。

舍弃在上海体(ti)面安定的生活,来到这里成为办卡(ka)租房换驾照全方位生活障碍的外(wai)国人,我有时候也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正确。40多岁,思维方式(shi)、价值观都成型了。时间长了,我(wo)不(bu)是从不适应变适应,而是习惯(guan)了这种降级(ji)的,信息模(mo)糊的生活。

刚(gang)到日本的时候(hou),David也经历过一段很艰(jian)难的时期。孩子(zi)听不懂教练和队友的话(hua),我(wo)们把(ba)足球专用术语(yu)全都写(xie)下来,给(gei)孩子一条一条(tiao)背牢了(le)。

球队有12人,但是比赛都是(shi)八人制。遇到重要的比赛,教练只会让(rang)有战斗力的强手上场。David曾经坐了很长时(shi)间的冷板(ban)凳。他以前在国(guo)内(nei)球队都是核心成员,来了陌(mo)生的国度,听不懂周围的声音,上场的机会也很少,这很让人沮丧。

陪同踢球的家长(作者供(gong)图(tu))

那时候,大人白天外出办事很窝火,孩子(zi)踢球也憋屈。这(zhe)些事不会一下把人击倒,但是每一天它们都在发生,情绪的(de)积(ji)累让我们委屈(qu)又狼狈。有时回到家里,三人默默相对,觉得异(yi)国的家像一个孤岛(dao),我(wo)们仨大海行(xing)船,船翻了,流落荒(huang)岛绝地求生。

在最(zui)终,还是足球让我们坚持(chi)了下来。

和从前一样,每次比赛我都录像(xiang),回去了梳理剪辑,陪孩子一起看(kan)回放,一次次比(bi)赛分(fen)析(xi)复盘,还给他找职业球员在类似情况下的对应方法。功夫不(bu)负有心人(ren),几个月后,David渐渐成为了(le)T FC球队的主力球员,每次重(zhong)要比赛,教练(lian)都(dou)带上他。如今(jin),看着孩(hai)子在球(qiu)场上,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日本足球里的毛细血管

我原本(ben)就知道(dao)日(ri)本足球的土壤非常丰厚,但(dan)是真正住到日本,我的认知又不断(duan)被(bei)刷新。

日本青训(xun)体系像一颗庞然大树,枝叶繁茂,根系密布交织(zhi),已扎根大地深(shen)处,我们在国内看到的日本足(zu)球,只是这树上结的(de)果。

David在球(qiu)队的费用是每月900元rmb,这是在日本少儿足球俱乐部的(de)平均价格,再加上私教其他,一个月踢球的费用大(da)概2000元rmb上下。

每(mei)个地区(qu)也有不同形态的球队,除了足球班(社会俱乐部),也有由附近家长自发主持(chi)的(de)少年团(tuan)。家长义务邀请志愿者教练并申(shen)请可以免费使用的(de)场地,这样(yang)的话,一个月的费用只需100元rmb,时间一般是每周周末,有时训练,有(you)时参加比赛。

根据日本足协公开(kai)数据,2024年,全日本(ben)注册球员83万,12岁以下的(de)球队,包含小学和学前儿童注册队(dui)伍总数26291支。就我所在的神奈川县(xian),920万人口,U12以下足球队1667支。足球(qiu)队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全日本,可以说,找得到(dao)餐厅(ting)的地(di)方,就能找得到足球队和足球场。

除了日本足协,每个市县(xian)区也(ye)有(you)自(zi)己的足协,每年都组织多场比赛,此外,还有各球队(dui)之间的约战。David所在球队一周三练(lian),每个周末都在不同的地方打比赛。我们下载了记(ji)录球(qiu)队(dui)时间表的专用app,两个月内的(de)比(bi)赛几乎都安排好(hao)了,所有的假期都(dou)被各(ge)种大会和比赛填得(de)满满当当。

每周末都有各种规模的足球比赛(作者(zhe)供图)

进球队的时候(hou)教练就说过,每场比赛他都不希望有(you)人缺席。于是,每个周末,我们都奔波在东京及周边县市(shi)各个足球场。这些球场遍地开花、不(bu)拘一格——在城市的高楼中、各种学(xue)校(xiao)的操场上(shang)、高架桥下、河畔、海岸、稻田边……有的是(shi)人工(gong)草、有的是天然草,但是更多的是不(bu)起眼的沙(sha)土地。我想,沙土地修整简单,不(bu)用(yong)栅栏围(wei)着,不(bu)用人工(gong)看(kan)守、几乎没(mei)有维护成本,球场(chang)的密度因此得以保(bao)证。

在日本,陪球是非常费爸妈的事。家长站在球场边从不闲聊(liao)和刷(shua)手机。冬天,球场上没(mei)有任何遮挡,格外寒冷,大(da)家还是裹着长(zhang)羽绒服在寒(han)风中看一整(zheng)天。夏天,三(san)十七八度的暴晒下,同样也是一整(zheng)天。一(yi)年四季,孩(hai)子们都穿着短衣短裤,下(xia)雨(yu)下(xia)雪,训练和比赛(sai)也不会中止。这样的日子,所有人都习以为常(chang),没听到过一句牢骚抱怨。

去年春节我们没有回国,有一天早晨,5点钟(zhong)就(jiu)起床,去镰仓一个(ge)偏僻的足球场踢比赛。早上出门时是晴天,踢到下午开始降雨降温,气(qi)温骤降到(dao)零度,雨夹着雪越下越大。踢完球(qiu),David 全身湿透了。没有带衣服换,我就把我的羽绒(rong)服给他裹上。叫不到出租车,两人只能(neng)站在乡间路边等公交车,他牙齿打颤,全身发抖。半小时(shi)后公交车姗姗来迟,把我们拉(la)到电车车站(zhan)。我马上找到一个(ge)投币洗衣房,把湿衣服全脱下来放到(dao)烘(hong)干机(ji)里烘干(gan),两人光着膀(bang)子在有暖气的洗衣房里待了半个小时身体才缓过来。

清晨去球场的孩子(作者供图)

在日本(ben),我一眼就能(neng)看出长时间踢球的(de)孩子:又黑又瘦,精神(shen)头儿(er)很好且行动(dong)敏捷。我想,这得益于频(pin)繁的高强度高对抗的比赛。儿子所在的队伍比赛时,12个(ge)孩子轮(lun)番(fan)上阵。哪怕是待机候场的队员,教练也不让他们休(xiu)息,要在一旁练习或者跑圈(quan)。从早上(shang)九点开始到下午(wu)六七点结束,除了吃饭时间,孩子(zi)们都处于高(gao)强度运动之中。

记得(de)有一次比赛,我(wo)有工作没有陪同。第二天遇到队里其他家长,他问我,昨天David没事吧,我这才知道,因为全员场上(shang)表现不好,一天的比赛结(jie)束后,教练又罚全队跑圈。David一边跑一边数(shu)圈,跑到最后已经到极限了,但是队里(li)没有一个人停下来,也没有人(ren)抱怨,他只(zhi)好一直跟着跑,最后(hou)忍不住哭了。

“中国足球小将”的现(xian)实(shi)之路

我曾(ceng)问过烈日下陪球的家(jia)长们,对孩(hai)子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。他们(men)斩钉截(jie)铁地说,目标就是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。

在日本(ben),这条道路虽然艰(jian)辛,但有着成熟体系。

去年,我和David看全国高中生(sheng)足球(qiu)大会:热血的少年球队、专业高水(shui)平的球员、上百支球队之间(jian)的较量、坐满看台的观众,……我惊奇地发现,《足球小将》这部(bu)动画片不是编的,是一个完(wan)全写实的作(zuo)品(pin)。想(xiang)当初,《足球小将》曾经陪伴(ban)了我的小学和中学时(shi)代(dai),它给我普及了足球规则,更为我(wo)塑造了一种足球世界观,那就是一个(ge)爱踢球的小孩,能有多大的梦想空间:他可(ke)以(yi)像大空翼一样,成为校队主力,再选拔为区队(dui)成员,代表一(yi)个省出战(zhan),得到全日本小学(xue)生(sheng)联赛第一,中学生联赛第一,再全日本(ben)职(zhi)业联(lian)赛第一,又代表国家出战,获得全亚(ya)洲第一,最终赢到世界杯。

日本集英社漫(man)画《足球小将》连载43年

David明年12岁(sui),即将考中学。我们将有(you)多条路线可以选择:足(zu)球孩子的第一梦想当然是进入最有名(ming)的J联赛梯队球队,如横滨(bin)水手、浦和(he)红钻、横滨FC、东京(jing)FC 、川崎前锋(feng)、鹿(lu)岛鹿角等等。这些球队最早从小学四年(nian)级(ji)就开始选拔,每年都有考试机会(hui),能(neng)进去(qu)的(de)孩子也是千里(li)挑一。进(jin)入球队后,每年还有淘汰制度,通(tong)过层层掐尖给职业联赛储备足球(qiu)人才。

除了J联赛梯队(dui)球队,我们还可(ke)以尝试考足球强(qiang)校,所谓足球强校,在日本有数百所,文武兼修,既有充实的文化课,也有顶级训练(lian)水准的足球(qiu)社团。最富盛名的青森山田高中、昌平中学、東福岡(gang)高中(zhong)等等,都是日本最稳定的(de)职(zhi)业球员输出校。中村俊辅(fu)、本田圭佑、本山雅志等球星(xing)就是(shi)从这些地方出发(fa)的。

日本(ben)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(图源:日(ri)本足协官网(wang))

如果孩子实力并没(mei)有拔尖到这个程度,也可以选择普通中学,进入社会俱乐部的强队继续(xu)踢球,文化和体育两条腿走路。此外(wai),80%的中学(xue)都(dou)有足球(qiu)校队(部活),教育注重体育和文化双重发展。不要小看这条路径。现(xian)在的日本最(zui)有名的国脚之(zhi)一三笘薫就(jiu)没(mei)有从小进入足球(qiu)名门强校,他一路都是在中学校队踢球。高中毕业时,他没有直(zhi)接进入职业足坛,而是(shi)前往筑(zhu)波大学深造。筑波大学在日(ri)本大学足(zu)球界是一支(zhi)强队。他在大学校队中踢(ti)球,也没有埋没他的才(cai)能(neng),毕业后被川崎前锋收入麾下,并(bing)最终成为世界顶级球(qiu)员。

在日(ri)本,一万(wan)个踢球的孩子里,最终只有1、2个(ge)人能(neng)够成为职业球员。而其他的孩(hai)子,有的成为足球教练、理疗师(shi)、体能师、体(ti)育相关从业者;有的读完高中、大学,找工作,进公司(si),成为了普通的社(she)会人。学校的文化课教予了他们成为社(she)会人的基本文化素养,踢球也可以作为爱好伴随成(cheng)长,进可成就梦想,退可强健体魄。

在日本,文化(hua)和足球并不是必(bi)须二选一,而是(shi)可以并行不悖,路径选择也非常多,像大地上星罗棋布(bu)的河川溪流,从全日本四面八方往一个(ge)方向奔涌流淌,层层淬炼,最精尖的力量,最(zui)终汇向金字塔顶端,地表丰沛的水系形态也滋(zi)养了万物。

球场上踢球的孩子(作者供图(tu))

David未来能不能成为职(zhi)业球员未可知,但以足球作信仰,他(ta)一定会拥有铜墙铁壁般的体魄、千钧一发之(zhi)间做出判断的智慧、绝境中顽强拼搏到底(di)的勇气。他(ta)的血液里流淌着热爱,我想,这样的孩子,一定能过得好这一生。

而我们这些出国学球的家庭,对于中国足球的未来,到底是沧(cang)海一(yi)粟还是星星之火,答案可能要多年以后才能揭晓。

还记得2001年,世界杯预选赛中国(guo)队在(zai)沈阳对阵阿曼时我还在(zai)读(du)大学。那天中国队1:0胜利(li)出线。关掉电视(shi),我们走上街头,整(zheng)个沈(shen)阳都(dou)沉浸在喜悦的气(qi)氛中,街头的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,人们(men)摇旗呼喊、放礼(li)花、喝酒狂欢,直到凌晨。这一夜(ye)的热血延(yan)续了很多年。后来(lai),我们愤怒过、绝(jue)望过、但是对足球的热情不减。

就我所知,现在带(dai)着孩子(zi)赴西(xi)班牙踢球的家庭可能有两三百个,来日本踢球的大概二三十个。我们这些家长聚(ju)在一起聊球,会憧憬着2034年的世(shi)界杯,那一年,这些远赴西班牙和日本(ben)踢球的孩子都长大了,一轮培养将会开花结(jie)果。我(wo)们想,这两三百个足球(qiu)苗(miao)子(zi)里,总能(neng)选出十几二十个(ge)尖子中的尖(jian)子。那时候,中国足球肯(ken)定会比今天(tian)更好吧。

最新资讯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荐
lagCI